化学部落~~格格

防止全球变暖–全世界科学家的共识是什么?

本文来自Chem-Station日文版地球温暖化-世界の科学者の総意は?

翻译作者 Sum 校对 Jiao Jiao

现在,摆在全世界面前最迫于解决的问题之一便是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并且最近,由于这一问题的紧迫性进一步加剧,人们已经开始称之为气候危机(Climate Crisis)

这段时间,日本境内频繁出现的异常天气,世界各地的火灾和水灾成了新闻报道中的常客,人们在每天收到这样的坏消息的时候,不禁要问全球真的变暖了吗?”“全球变暖是人类活动的原因吗?与此同时在网络上搜索过相关的信息,但是因为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和看法,我们已经被搞得到完全不知道哪种说法是正确的了这样的抱怨也屡见不鲜。因此,这一次,我想总结一下全球权威科学家小组所表明的对全球变暖的声明。给大家一个关于全球变暖问题全面且客观的说明。

1. 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

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是科学界最权威的科学杂志之一,不管什么领域的科研工作者都不会不知道的Science杂志正是属于该协会旗下。美国科学振兴协会就发表了以下声明:

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的理事会及18个下属组织在这里声明证明自人类起源以来世界规模性的气候变化仍在继续进行中的诸项科研证据是毋庸置疑的。摘录自声明文中的第一段

2.美国化学学会(ACS)

美国化学学会一家拥有诸如JACSACS Central ScienceChemical Reviews等化学研究者人尽皆知的顶尖学术杂志的学术机构美国化学学会也发表了以下声明:

地球气候随着大气中温室气体和微粒浓度的增加而不断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广泛的人类活动。美国化学会承认,气候变化是不争的事实,且已经一定程度上给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风险,而且可以肯定的是人类活动就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大气中的CO2浓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上升,主要是化石燃料燃烧的结果。异常天气和与之相关的一些其他事件(洪水、干旱、飓风、热浪和山火)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对美国人民的生活造成了一些实质性、社会性和经济性的威胁。如再不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风险将进一步恶化。世界各地均将面临海平面上升和更极端的异常天气,使沿海建筑遭受破坏而被迫移居。异常天气和洪水也将进一步影响基础设施(能源供应和运输机构)的正常运行,并对供应链、服务业、工业生产率和军事行动造成困扰。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将继续受到冲击,食物和水的供应所造成的影响也将对经济和社会造成负担。同时,气候变化对人类的身体健康的影响也是一个严重威胁,这将导致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致病生物引起的疾病和传染病的蔓延,以及其他负面影响将导致人们劳动效率的下降。

目前还没有一个单一的解决方案可以用来稳定快速变化的气候。为了将不可避免的全球环境变化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现在需要做的是极尽所有可能性的积极执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大的保护政策。而作为学术机构也必须为气候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且准确的观测事实等信息。另外,还要在联邦、州和地区层面,逐级推进科学目标的实现也迫切的需要全面的联邦立法来予以支持。美国化学学会认识到,化学研究在开发满足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新型绿色能源技术和减少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国际间的政策和技术的高效合作也至关重要,以减少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在巴黎协定这样的全球性气候问题会议上,美国的领导力是必不可少的。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的措施告诉我们,必须通过政策上的转变,教育方面的相互配合来共同执行。通过改进的技术手段来预测和适应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不利影响,我们必须加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和运行的政策。—原文链接

3.各国的国家科学院

世界各国都有以科学研究和振兴学术为目的而组建的学术团体和科学院。著名的有美国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以及伦敦皇家协会(Royal Society Of London)等。法罗是一位可以写进教科书级别的知名科学家。

2001年以来,包括G8在内的全球34家科学院组织多次联合和单独发表气候变化声明:

政府间气候变化小组(IPCC)的活动表明了国际科学社区对气候变化的共识。我们认为IPCC是有关气候变化及其成因的最可靠信息来源,并共同的支持这一严谨科学的方法。虽然以全球气候变化预测为依据的科学意见越来越一致,但最近仍出现了关于是否应当降低气候变化风险必要性的质疑。我们认为这种怀疑是相当不合理且危险的。–摘自科学2001年刊登气候变化科学

我们已经观察到了全球气候正在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为了实现将气温上升控制在2度的既定目标,必须将下半世纪的温室气体排放实质控制在零排放的程度上,同时要积极的去除大气中的碳。即使现在所有国家都遵守了现定的温室效应气体减排规章,在2100年气温也仍将上升3度以上,这就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冰冷而现实的数据。所以我们没有任何时间等待,现在就应该全身心的投入进减少CO2排放的工作中去,只有作出必要的努力,才能在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中获取舒适的环境和可期的经济效益。–2018联邦科学院关于气候变化的共识声明

4.日本学术理事会(Science Council of Japan)

日本学术理事会是日本科学家的代表机构。作为内阁的特别机构之一,其主要工作是对政府的政策建议和科学社区的合作。化学领域的很多著名教授也是该机构的成员,日本化学学会也被指定为合作性的学术研究组织。

日本学术理事会于20199月发布了全球变暖问题的紧急通告

尊敬的国民们

我们现在所享受的现代文明,正站在一个巨大的岔路口前。并且随着现状的进一步的发展,将在2040年前后,全球气温将比工业革命 前上升“1.5℃”,异常天气和水灾问题也将进一步加剧,生态系统的损失不断增加,并直接威胁到我们的生产、生活和生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必须立即减少全球CO2的排放量,并力争在本世纪中叶来临之前实现零排放。当然,我们不能以牺牲人力社会的进步和简单生活的品质作为代价,一味的忍耐和承受,而是要通过改变能源、交通、城市、农业等经济和社会的结构体系,在社会继续发展的同时实现这一目标。事实上世界规模内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努力,但包括日本在内的部分国家现在的进度仍旧太慢了。我们希望更多的人通过改变经济运行的模式(如生产,消费,投资和分配)并通过积极的宣传和行动来快速的扭转现状。与此同时我们科学家也将于人民一道并肩作战、不断奋斗”—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正如上述声明所述,目前还没有类似于只要这么做就可以解决气候变化问题这样的单一且有效的解决方案。因而有必要在各个方面都积极的推进相关政策的施行。因为我们都知道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就是人类社会释放出来的温室气体,所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才是抑制气候变化的不二法门。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了解气候气候变化的危害,减少日常生活中不必要的浪费也是非常重要的。电灯、冷暖气、电视一直开着休息日去买东西,买了很多东西结果吃不了比起来自植物的食材和当季的食材,更喜欢牛肉等以肉制品为主的饮食生活等,如果日常生活中对于这些问题没有足够的意识的话就很麻烦了。因为这些行为都会影响到温室效应的增加。

另外,减少汽车、飞机、铁路等交通工具的CO2排放量也很重要。在家庭的CO2排放量中,汽车占了23.3%(2017)。据了解,对于相同的运输量,汽车排放的CO2是铁路的7倍以上。另外,飞机也是CO2的排放大户。例如,从羽田往返洛杉矶,计算得出的CO2排放量是每位乘客1791 kg1个日本人一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平均在9000~10000 kg左右,所以只要去参加一次美国和欧洲学会或旅行所排放的CO2排放量就已经相当于年排放总量的10%-20%。正因如此,重视各类交通工具的CO2排放量,选择对环境负担更小的出行方式或者是减少出行,更对的选择在线办公模式都是摆在我们身边行之有效且又至关重要的好办法.

另外,从科学家的角度出发,能够运用科学技术,努力将现有的工业工艺和产品改造的更加环保。并且在化学领域笔者也做了很对的研究,下面就举出几个现在可以想到的例子。

  • 以更环保的方式制造工业所需的化学材料。(绿色化学)
  • 制造更低环境负担的替代品,如生物降解性塑料。
  • 开发太阳能电池,人工光合作用等太阳能转换技术。
  • 开发回收大气中CO2的技术.
  • 制作可以以低能源成本淡化海水的有机材料。
  • 开发可以减少牛和羊等反刍动物的粪便中产生甲烷的饲料。
  • 开发可以防止山林火灾发生的阻燃材料。

当然,向大众广泛的宣传气候变化的科学知识也非常重要。作为大众每天获取可靠科学信息的来源,广泛、及时、精准的传播科学界的意见和认识也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Scientists’ Views about Attribution of Global Warming”Environ. Sci. Technol.2014,48, 8963. DOI:10.1021/es501998e

相关链接

本文版权属于Chem-Station化学空间欢迎点击按钮分享,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Related post

  1. 碳碳键构筑的王道反应:羟醛缩合反应(Aldol reaction…
  2. 房间通风与室内化学物质
  3. 有機化合物の日本語名称8
  4. Angew:可见光控制的催化化学选择性硼氢化反应研究
  5. 免费的晶体数据登录・搜索网站(Access Structures…
  6. Angew. Chem., Int. Ed. 引入叠氮的全部三个…
  7. 有機化合物の日本語名称12
  8. 我在美国读博士之换课题辛酸记-(下)

Comment

  1. No comments yet.

  1. No trackbacks yet.

You must be logged into post a comment.

Pick UP!

微信

QQ

广告专区

PAGE TO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