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化学家

世界青年化学家——陈虹宇

本文投稿作者 漂泊

陈虹宇教授现为南京工业大学教授,先进化学制造研究院执行院长,原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终身教职副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复合纳米合成与机理,及延伸的各种应用。致力于拓展新方法、合成新型纳米结构,研究其形成机理,发展非晶面控制的新型合成手段,使纳米合成从传统领域走向多组分、复合结构、组装结构、新型晶格、低对称性及手性结构等新方向,目前他已做出了不少杰出的工作。除了出色的科研工作,陈虹宇教授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工作者,他所培养的学生、博士后中,现有14人任教授/副教授。

经历

  • 1998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取得学士学位;
  • 2004年在耶鲁大学取得博士学位;
  • 2005年起在康奈尔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 2006年加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任助理教授,历任化学系副主任、数理学院副院长、理学部副主任;
  • 2011年晋升为南洋理工大学终身副教授;
  • 2016年加入南京工业大学担任教授,先进化学制造研究院执行院长。

主要研究工作及学术成就

陈虹宇教授课题组主要研究的是复杂纳米颗粒的界面调控机理,他拓展了很多新型纳米结构合成的方法,也开拓了一些新型的诱导纳米构象转变方法。

1、纳米螺丝的合成

陈虹宇教授课题组通过将五边形Ag纳米线(80-180 nm)粘在表面氨基化的硅片上,然后在80℃下用硝酸银的乙二醇溶液处理20 min,水洗,重复5次,得到了具有手性的银纳米螺丝(多次刻蚀很重要,单次长时间刻蚀并不能得到纳米螺丝)。为了更好地探究整个变化过程,作者合成了直径更大的银纳米线作为前驱体,然后对其进行刻蚀。整个纳米线先出现一个个凹陷,然后慢慢的连接形成凹槽,最终变成螺纹状结构。传统上纳米尺度的手性结构多是利用自组装的方法进行制备,而通过刻蚀的方法制备纳米手性结构则非常罕见。[1]

银纳米螺丝

2、纳米箭头的合成

陈虹宇教授课题组还通过在在一个表面包覆有MBIA(2-巯基 – 苯并咪唑-5-羧酸)的金种表面生长了银纳米线,在银纳米线的末端又成功生长了银纳米岛,合成了箭头状的纳米结构。由于金表面包覆有MBIA,由于界面能量的限制,因此它会抑制银的沉积,从单一位点生长形成了银纳米线,当银纳米线逐渐延伸,其突破了界面能量限制,因此形成了银纳米岛。这样就合成了一个箭头状的结构。[2]

金-银纳米箭头

代表性论文

参考文献

本文版权属于Chem-Station化学空间, 欢迎点击按钮分享,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Related post

  1. 根岸 英一 Eiichi Negishi
  2. Woodward纪念专辑——生平
  3. Paramjit S. Arora
  4. 张绪穆 Xumu Zhang
  5. David Sarlah
  6. 吉野 彰 Akira Yoshino
  7. Melanie S. Sanford
  8. Huw M. L. Daveis

Comment

  1. No comments yet.

  1. No trackbacks yet.

You must be logged into post a comment.

Pick UP!

微信

QQ

广告专区

PAGE TO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