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分子

松茸醇 mushroom alcohol

(常用名)松茸醇,IUPAC名:1-辛烯-3-醇(1-octen-3-ol)是松茸的香味中的主要成分。松茸中含有的松茸醇的对映异构体的比率大概是RS= 9:1。而R体是松茸香味的主要来源,S体的味道就跟普通的草一样,有青臭味。

松茸醇的历史

1-辛烯-3-醇(松茸醇)最早是在1931年被加福、野副等人从桧木的叶子中分离提取,那时候由于仪器等硬件设备的匮乏,当时只得到了其简单的物理化学性质,结构并没有得到确定。
同年,Leven、Walti等人用1-辛烯-3-醇与苯酐进行反应,得到了邻苯二甲酸单酯,然后再与番木鳖碱成盐进行官学分割,得到具有光学活性的1-辛烯-3-醇。在这之后的1936年,村橋俊介、岩出亥之介分别报道了从松茸中提取获得松茸醇的结果6,9。并且在之后的结构鉴定中,也确证了两者分离出的化合物为1-辛烯-3-醇。

松茸醇的化学合成

由于松茸醇结构简单,松茸醇的合成法也有很多种。而最早的方法是由Leven、Walti等人报道的,下图中就给出了当时的合成路径

松茸醇的生合成方法

松茸醇的生合成路径到2010年为止主要分为三种生合成假说。而其中的共同点是:都主张松茸醇由亚麻酸生成。
Tressel等人的生合成假说
1981年Tressel等人提出亚麻酸在脂氧合酶(LOX)作用下氧化生成13-hydroxy-9Z-11E-octadecadienoic acid(13-HPOD),然后分解成1-辛烯-3-酮,在还原酶作用下最终生成松茸醇。
Grosch等人的生合成假说
1986年Grosch、Wurzenburger等人提出假说:亚麻酸在LOX氧化下先形成10-hydroxy-8E-12Z-octadienoic acid(10-HPOD)。然后在氢酶(HPL)作用下形成松茸醇。
Combet等人的生合成假说
2006年Combet等人提出亚麻酸是在血红素加氧酶与HPL作用下形成10-HPOD然后再形成松茸醇这一假说。同时,他们报道了从花生四烯酸为原料,在双功能的LOX(bifunctional LOX、或者PpLOX1)作用下经由花生四烯酸12-过氧化氢体得到松茸醇。

2013年城斗志夫、田﨑裕二等人为了弄清楚松茸醇的生物合成途径,利用从平菇中获得的LOX对亚麻酸进行氧化,报道了经由13-HPOD得到松茸醇的结果。但是,依然还没有得到对于LOX氧化亚麻酸,再经由HPOD与HPL作用得到松茸醇的决定性的直接证据。因此到目前为止,松茸醇的生合成路径的解析依然是一个很热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TCI 1-octen-3-ol 販売ページ
  2. Aldrich社 1-octen-3-ol 販売ページ
  3. http://www.wako-chem.co.jp/siyaku/journal/jiho/pdf/jiho743.pdf
  4. Y. Takashima,Japanese Journal of Sensory Evoluation,1997,1, 10. DOI:10.9763/jjsse.1.10
  5. 株式会社 岩出菌学研究所 HP
  6. S. Murahashi,Sci. Pap. Inst. Phys. Chem. Res.,1936,30, 263.
  7. S. Murahashi,Sci. Pap. Inst. Phys. Chem. Res.,1938,34, 155.
  8. 岩出亥之助, 日本林學會誌,1934,16, 757.
  9. 岩出亥之助, 日本林學會誌,1936,18, 528.
  10. 岩出亥之助, 日本林學會誌,1937,19, 414.
  11. Y. Tasaki, H. Miyakawa,Mycoscience,2015,56, 503. DOI:10.1016/j.myc.2015.03.001
  12. Y. Tasaki, S. Toyama, T. Kuribayashi, T. Joh,Biosci. Biotechnol. Bioichem.,2013,77, 38. DOI:10.1271/bbb.120484
  13. M. Wurzenberger, W. Grosch,Lipids,1986,21, 261. DOI:10.1007/BF02536408
  14. E. Combet, J. Henderson, DC. Eastwood, KS. Burton,Myvoscience,2006,47, 317. DOI:10.1007/S10267-006-0318-4
  15. 庶民の食材が「高嶺の花」に上り詰めた理由 マツタケ、人工栽培への道(前編)

本文版权属于Chem-Station化学空间, 欢迎点击按钮分享,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Related post

  1. 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Indometacin)
  2. Cyanostar
  3. 高氯酸钾(KClO4)
  4. 秋天的味道-「银杏」中含有的化合物
  5. 植物生长素——吲哚-3-乙酸
  6. 生活中的分子——组胺
  7. 噁二嗪类杀虫剂——茚虫威(Indoxacarb)
  8. 四环素类抗生素 Viridicatumtoxin

Comment

  1. No comments yet.

  1. No trackbacks yet.

You must be logged into post a comment.

Pick UP!

微信

QQ

广告专区

PAGE TOP
Baidu
map